从蒲江田园生态区的封闭研发 “桃花源”,到遍布全城的智慧应用场景;从 “成都造” 的技术突破,到走向全球的创新成果,科大讯飞与成都的双向奔赴,藏着太多值得深挖的故事。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解锁这家 AI 巨头扎根成都的核心逻辑,看看这座城市如何 “蓉” 下理想与生活,孕育出改变世界的创新力量。
▲科大讯飞翻译机4.0(图片截自:科大讯飞)
想知道科大讯飞为何将成都视为西部发展的核心?跟着小编往下看,答案藏在三大核心优势里:
产业要素完备,丰富的应用场景、雄厚的高校人才储备和开放的创新氛围,让企业落地即能快速成长。
人才吸引力强劲,依托 “蓉漂计划” 和 60 多所高校每年 6 万余名毕业生,研发团队规模已超 1100 人。
产业生态成熟,成都 AI 产业保持 30% 以上高速增长,全产业链覆盖让科大讯飞得以带动 20 万家本地开发者团队集聚。
▲青年人才落户成都
告别抽象的技术名词,跟着小编走进真实场景,看看 AI 如何让成都的每个行业都 “智能起来”:
教育领域,AI 学习机实现个性化教学与自动批改,让 “因材施教” 落地课堂。
医疗领域,星火医疗大模型登顶行业榜单,智医助理系统提升基层诊疗效率。
政务与出行,“华小政” 智办通让惠企政策 “一键直达”,多语种 AI 透明屏在机场、景区打通多语沟通壁垒。
消费场景,熊猫联名办公本、哪吒主题学习机,让 AI 融入生活,兼具高效与趣味。
把视野拉远,跟着小编一起见证 “成都造” 的全球征途:
国际盛会露锋芒,作为成都大运会官方翻译供应商,双屏翻译机成为国际交流的 “无障碍桥梁”。
海外市场拓版图,AI 教学系统、超薄办公本亮相迪拜展会,拿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技术底座够硬核,讯飞星火大模型支持 130 多个语种,国产算力训练路线为全球 AI 治理提供中国样本。
▲“开放成都”北欧行代表团在2025欧洲光通信大会上使用科大讯飞双屏翻译机2.0与外宾顺畅交流
跟着小编看到这里,不难发现:科大讯飞与成都的故事,是创新与包容的双向成就。从当下的 “AI+” 场景融合,到 2030 年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机器人” 的愿景,这场扎根之旅还在续写新篇。
来源:成都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