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定了!国务院正式批复,成都全域纳入国家级试点!未来 2 年,这些变化将影响每个成都人
最新动态
定了!国务院正式批复,成都全域纳入国家级试点!未来 2 年,这些变化将影响每个成都人
2025-09-15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家人们!重大利好砸向成都!




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务院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函〔2025〕86 号),明确自即日起 2 年内,在全国 10 个区域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咱们成都赫然在列,而且是全域试点


微信图片_2025-09-15_153056_699.jpg



01
这次试点,成都为啥能入选?

此次全国仅10个区域入围,成都能成为其中之一,背后是国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重磅加持——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资源流动的 “壁垒”,让成都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发展上拥有更大自主权,未来不仅要做西部 “领头羊”,更要成为全国要素配置改革的 “样板间”!


而且方案里明确了:试点范围是成都全域,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区县,都能共享改革红利;省级政府还会 “量身定制” 支持政策,允许成都因地制宜 “大胆创新”,这意味着很多过去想做却没条件做的事,现在都能落地了!



02
7大维度发力!这些变化与你息息相关

(1) 技术创新者狂喜!科研成果能 “变现”,融资更简单

如果你是科研人员、创业者,或者在科技企业工作,这些政策绝对是 “及时雨”。

职务科技成果能分了: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不再是 “沉睡的资源”,通过规范评价、挂牌交易,科研人员能更直接地享受成果转化收益;政府还会和高校共建中试平台,让实验室里的 “好想法” 更快变成市场上的 “好产品”。

科研经费更灵活:西部(成都)科学城搞基础研究的机构,能试推行 “经费包干制”;新型研发机构不用再反复报预算,“预算 + 负面清单” 模式让科研人员少跑腿、多干事。

知识产权能换钱: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要建 “供需库”,企业用专利质押融资会更便捷,甚至能探索 “知识产权证券化”—— 简单说,你的专利未来可能像股票一样融资,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大大缓解。


(2) 土地资源 “活” 起来!买房、创业、城市发展都受益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 “基石”,这次改革让土地配置更高效,不管是刚需买房、企业建厂,还是城市更新,都有新机会。

工业用地更灵活:以后工业用地可能不再是 “一卖几十年”,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都会推广,初创企业建厂成本能降不少;还会推行 “标准地” 供应,企业拿地前就知道规划要求,不用反复修改方案,大大节省时间。

存量土地能 “复活”:闲置的厂房、旧地块,可能通过回购、分割转让等方式盘活,未来成都或许会有更多旧厂区变身文创园、商业体,城市空间更有活力;甚至能探索 “地上地下分层供地”,比如地下建停车场、商业街,地上建住宅,土地利用率更高。

农村土地有新出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会有序入市,农民能通过土地获得更多收益;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还能跨区域统筹,既保护了耕地,也保障了城市发展的用地需求。


(3)打工人、人才福音!落户更易、就业更广、保障更全

不管你是想落户成都的 “新市民”,还是身怀技能的 “人才”,这次改革都给足了支持。

落户政策更宽松:探索 “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积分落户和条件落户双轨并行;而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之间,户籍能便捷迁移,居住证互通、电子凭证互认 —— 以后在重庆工作、成都定居,户口问题不用再 “两头跑”。

灵活就业有保障: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住房公积金也能同城缴存使用;还会开展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的权益更有保障。

人才发展空间更大:职称评审会新增新职业专业,比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相关岗位可能有专属职称通道;企业人才评价能和职称评审互通,在企业里评的 “技术骨干”,以后也能对应官方职称;外籍高端人才停居留更便利,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也会有认可清单,成都的 “人才吸引力” 会越来越强。


(4)数据要素 “动” 起来!未来成都更 “智慧”

在数字时代,数据就是 “新石油”,这次改革要让成都的数据资源发挥更大价值。

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交通、气象等重点领域的公共数据会逐步开放,企业能基于这些数据开发新服务,比如更精准的交通导航、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政府还会建 “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智慧蓉城的应用场景会更多,比如看病挂号、政务办理可能更便捷。

社会数据能交易:依托现有平台开展数据交易,企业的商业数据能合法合规流通,比如电商平台的消费数据、车企的车联网数据,经过处理后能为其他行业提供参考,数字经济会更繁荣;同时会保护个人信息,建立数据安全使用承诺制度,不用担心数据泄露。

算力支撑更强大: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会加快建设,天府数据中心集群的算力结构会优化,以后成都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能享受更充足、更安全的算力服务,数字产业发展会更 “快”。


(5)金融服务 “接地气”!企业融资、个人理财有新选择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 “血脉”,这次改革让金融服务更精准对接需求。

中小企业融资更容易: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会和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合作,降低中小企业的担保成本;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会拓展,以后交水电费、购物付款,可能有更多 “数字人民币优惠”。

投资渠道更丰富:区域性股权市场可能设立 “专精特新” 板块,中小科技企业有了更多融资途径;基础设施领域REITs 会健康发展,普通人也能通过购买REITs,投资成都的地铁、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分享城市发展红利。

“一带一路” 金融服务升级:成都作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会加强沿线国家的普惠金融和跨境贸易互联互通,做外贸的企业,跨境结算会更便捷。


(6) 绿色发展有实招!生活更低碳,生态更宜居

成都一直是 “公园城市”,这次改革会让绿色发展更深入。

绿色电力更普及:探索重大赛事活动全部使用绿色电力,外贸、高端制造企业也能参与绿电交易;充换电基础设施会加快建设,“互联网+充电” 平台能让新能源车车主更方便找充电桩;还会积极发展绿色氢能,未来可能有更多氢能公交、氢能物流车跑在成都街头。

生态价值能 “变现”:会核算生态产品总值,比如川西林盘的生态价值会被量化,通过市场化补偿、EOD模式(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让保护生态的地区获得收益;“碳惠天府” 品牌会持续完善,普通人参与低碳活动(比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可能获得碳积分,兑换实物奖励。

绿色交易更活跃: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绿色要素一体化交易平台,生态产品、绿色电力证书都能交易;金融机构会开发更多绿色金融产品,比如用水权、林权抵押贷款,鼓励企业参与绿色发展。


(7)要素协同 “提效率”!成都都市圈、成渝双城经济圈更融合

这次改革不只是 “单打独斗”,更注重跨区域协同。

成渝要素自由流动: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推动成渝地区要素市场一体化,人才、技术、数据等资源能更顺畅地在两地流动;关键要素会向重点产业链集聚,比如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会形成更完整的产业链条。

应急配置更高效:建立要素调拨、采购、储备制度,比如疫情、极端天气时,医疗物资、能源、粮食等能快速调配,保障城市正常运行。

服务业升级有支撑:研究推动商业医疗补充保险政策落地,以后成都人的医疗保障会更完善;各类要素会向服务业倾斜,比如文旅、健康、养老等产业,会有更多资源支持,生活品质会进一步提升。



03
这次试点,对成都人意味着什么?

对普通市民来说,落户更容易、就业选择更多、看病养老更方便、城市环境更宜居;对创业者、企业主来说,融资更简单、土地成本更低、政策支持更精准;对整个城市来说,这是一次 “弯道超车” 的机会,未来 2 年,成都的综合实力、辐射能力会更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也会更突出。


方案里说,省级政府会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及时总结推广经验,重大事项还会请示报告,确保改革落地见效。咱们可以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细化政策出台,每一项改革都会变成实实在在的 “民生福利”。


成都的未来,值得期待!你最关心这次改革的哪项政策?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成都经信发布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 


通知
关于公布四川省2025年第六批软件企业及软件产品评估结果的通知
报道
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SMM)标准宣贯会在成都举办
团标
三省参与《信息化项目造价咨询服务标准体系框架》联合研制工作
培训
【2025年9月】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软件造价培训通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