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编制目的
随着信息化项目在各行业的广泛开展,其造价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需求日益迫切。当前,信息化项目造价管理领域存在标准体系分散、业务协同不足、技术赋能薄弱等问题,导致成本估算偏差、过程控制失效和投资效益不达预期,制约了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响应行业对系统性、规范化标准框架的迫切需求,助力推动信息化项目造价行业实现系统性的标准化,推动造价咨询业务从经验驱动向规则驱动转型,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将适用于指导各类组织开展信息化项目造价咨询服务标准体系的规划、设计与实施。
三、主要编制内容
本标准的标准体系框架内容拟覆盖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造价咨询服务,覆盖特定各行业或类型(信创、数据等)信息化项目,覆盖编制、评审和过控等全业务场景、覆盖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全面知识体系,为标准化建设提供系统性的框架指导。
四、主要编制思路
1、标准体系建模:遵循标准体系构建的系统性、层次化和动态维护原则,建立信息化项目造价咨询行业的标准体系框架(基础通用共性标准、特定行业或对象个性标准、业务服务标准、数智评审技术标准等标准子系列),编制标准体系表,解决现有标准碎片化、兼容性和全面性不足的痛点,推动标准间的逻辑关联与协同运作,促进信息化项目造价咨询行业整体系统性的标准化。
2、服务流程规范:结合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构建的方法论,明确造价咨询服务的知识体系、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及岗位职责要求等,推动服务透明化和流程标准化,提升服务质量和跨部门协作效率。
3、需求动态适配:融入需求分析与动态优化机制,增强标准体系对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政策变化的适应性,破解当前评审业务数字化协同不足、智能化工具应用滞后的瓶颈。
4、资源整合创新:整合现有标准资源与行业实践经验,构建开放、可扩展的标准生态,为专业人才培养、技术工具研发提供统一依据,推动行业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转型。